在线咨询
QQ咨询
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详情页

收藏 | 教育部发声了,未来最火的专业都在这里

发表时间 :2019-05-31




教 育 部

到2020年,建设百个“人工智能+x”专业



要问现在大学什么专业最火?恐怕莫过于“人工智能”了。

深圳旭达卓远教育集团成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班:



集团所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艺术培训、企业内训、学历培训、 IT软件工程师培训。



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与IT软件工程师培训两大炙手可热的培训项目非常受国内各大、中院校即将毕业的广大学生的欢迎,集团独创的 “0元入学”+“0学费上学” 双惠模式及让家长送得放心,学生学得安心、老师教得舒心的贴心教学管理模式,广受市场赞誉。


集团资产投入资本化运作:目前拥有计算机培训室、多媒体阶梯教室、手机开发培训室、综合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软件开发实训基地、机器人培训室及机器人实训基地等高资本投入的教学场地与设备设施。


对今年的高考生来说,高校的“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或将成为他们填报志愿时的“新热门”。智能类学科正在快速崛起,这从教育部批准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也可见一斑。



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育部: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而就在上周,教育部刚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布局高校人工智能建设,同时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这一举动也被看作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迈入批量化时代”的标识。


《计划》给出了相应的时间表:


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


到2020年编写50本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教 育 部

到2020年,建设百个“人工智能+x”专业



01、人工智能,为何如此受重视?


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渗透并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02、人工智能培养模式,高校如何布局?


此次公布的计划中,对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布局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立、研究机构建立等几个方面。


推进“新工科”实践,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完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智能系统等相关方向建设。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也在今年4月启动。按教育部规划,5年内在国内高校培训至少500名AI专业教师、5000名AI专业学生,以打造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03、“新工科”建设,究竟是什么?


去年,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相关讨论,研究如何建设新工科,以及如何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去年2月底,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倡导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数量庞大的理科考生,如果将目光投向“新工科”专业,更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04、人工智能布局,对中小学生影响几何?


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而此次《计划》的下发,更是明确了要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研究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在学校就能接触这些“高科技”了。



总体而言,专家们目前普遍看好的面向新技术的专业大类如下:


 

1、大数据类


面对海量的数据,需要对于含有信息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大数据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2、云计算类


云计算是指“超级计算集群”通过网络输送各种计算机服务及数据。


云计算的专业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相关。



3、人工智能类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它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技术科学。它是许多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类专业包括智能、通讯、数据、心理、哲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4、虚拟现实类


虚拟现实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综合集成技术,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5、移动互联类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移动的时代,各类移动装置的普及保证了移动互联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为此,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能够从事移动互联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高学术、高技能人才将依旧抢手。



6、基因工程类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7、核技术类


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


我国核工业已经从适度发展迈向积极发展,并力争到2020年将核电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而相比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20%的现状,更说明中国在此方面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核技术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看好。



8、智能科学与技术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专业。



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该专业是将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


毕业生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1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类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带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深刻变革。


当代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致力于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1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宽广,涵盖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领域。


当今世界各国均希望把本国电网建设成具有高效、清洁、安全、可靠和互动特征的智能电网,《中国制造2025》预计我国社会用电量2015年至2020年将保持5.5%以上、2020年至2030年将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输变电装备发展将呈现出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的特点。这将为相关专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2、脑科学类


脑科学,狭义讲就是神经科学,广义讲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脑科学研究,美国政府受人类基因组计划影响,启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脑计划,欧洲脑计划紧随美国之后启动,日本也紧接着宣布启动脑计划。“中国脑计划”也已上线。脑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飞速进展令人欣喜,但对众多的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懈攀登。








分享到 :
云链.png

Copyright © 2019 广东统一机器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公众号二维码 绿.jpg